新聞資訊
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
近日,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、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會議上,來自黑色大宗商品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鋼鐵生產、物流、倉儲、金融、建筑等產業鏈企業代表,針對我國鋼鐵產業加快升級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鋼鐵產業集中度提升
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,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,供應鏈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。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,供應鏈穩定、高效和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。數字化技術的快速應用,為提高產業鏈、供應鏈現代化創造了條件,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何黎明認為,中央對產業鏈、供應鏈現代化的戰略部署,為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指明了方向。新冠疫情造成傳統供應鏈的大規模中斷,但也創造了大量非接觸的應用場景,這將顯著加快供應鏈的數字化進程。因此,一定要抓住鋼鐵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機遇。一方面,數據是后疫情時代重要的生產資料,數字供應鏈將產生源源不斷的數據資源,為陷入停滯的全球經濟提供重要的增量;另一方面,后疫情時代,全球市場將貿易壁壘和地緣政治因素分割為需求各異的區域性市場,數字化供應鏈結合智能制造,將實現大規模定制化制造,有效解決全球市場碎片化的挑戰,提升供應鏈的效率。
何黎明說,數字化是產業鏈、供應鏈現代化最重要的保證,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當前,鋼鐵產業的數字化經過這幾年有了一定的發展,但是總體來看仍處于初級階段,距離“十四五”規劃要求的高端化和智能化還有一定的差距,但鋼鐵產業的數字化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和機遇。
疫情之下,我國是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。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認為,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將迎來強勁復蘇。聚焦鋼鐵行業,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預計,在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,“十四五”期間鋼鐵產業消費增長保持在3%—4%。此外,“十四五”期間鋼鐵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尤為重要,當前鋼鐵產業集中步伐正在加快,未來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。
合理利用廢鋼鐵資源
“2020年受新冠疫情、國際關系等因素影響,廢鋼鐵資源已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,是重要的戰略資源。”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副秘書長馮鶴林介紹,2020年鋼鐵企業自產廢鋼0.5億噸,占資源總量的20%;社會采購廢鋼2億噸,占資源總量的80%。其中,煉鋼生產消耗廢鋼2.2億噸,占資源總量的88%;鑄造行業2000萬噸,占資源總量8%,還有近1000萬噸進入庫存。
馮鶴林表示,從數據來看,社會廢鋼鐵資源的供給結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,原來中頻爐“地條鋼”占用的近億噸廢鋼鐵資源都轉到正規主流鋼鐵企業。廢鋼鐵市場供給結構和流向實現了優化,廢鋼鐵資源得到合理利用。
進口廢鋼資源的利用一直是業內專家呼吁的重點之一。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2020年12月31日,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改委、海關總署、商務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,自2021年1月1日起,符合《再生鋼鐵原料》標準的再生鋼鐵原料可自由進口。
馮鶴林表示,未來進口廢鋼可能受到三方面限制:一是由于目前政策剛放開,多數鋼鐵企業并未落實貨源渠道,開發渠道需要時間;二是國外疫情變化可能會對出口國渠道及物流產生負面影響,具體影響程度很難預測;三是由于我國放開進口,國外廢鋼市場價格已經超過國內。
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也認為,未來廢鋼進口的增長量不會加大,但進口廢鋼資源將起到引領作用,同時國內廢鋼體系的提效,也會緩解國內鐵礦石供不應求的壓力。
“可以規范和提升國內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水平,充分利用好國內外高品質再生資源,最大限度地發揮國際和國內再生鋼鐵原料對鐵礦石的部分替代作用,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鐵礦石的使用和價格的上漲。”馮鶴林說。
他還表示,在“十四五”期間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將配合大商所搞好廢鋼期貨上市工作,對實體企業普及期貨相關知識并加強培訓,推動廢鋼期貨平穩運行;繼續開展社會廢鋼鐵資源量調查,摸清家底;加快培育行業龍頭企業,提高產業集中度。